Western Engineering
English

主要研究领域Research Interests

研究方向及主要学术贡献:

祝京旭教授自1982年起从事固体流态化及颗粒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,曾在亚、美、欧三大洲的多个国际著名流态化和颗粒学研究室中工作,是国内外著名流态化和颗粒学专家,被国内数所大学及研究所聘为兼职教授与首席科学家。在加拿大领导一个大型科研组,有着世界上第一流的流化床实验装置,研究工作处于世界前沿,在流化床反应器及颗粒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,并将很多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业过程中。1999年建立起加拿大第一个颗粒技术研究中心并任首任中心主任至今。该中心有着世界上第一流的实验装置、一百多名科研人员、每年发表文章一百余篇,为世界著名的颗粒学研究中心之一。曾任2002年国际循环流化床会议主席、2007-09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流态化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两次(1998年及2011年)担任全加拿大化工年会的主席/学术主席。2000-04年任安大略省资深讲座教授。2004年起任加拿大国家特聘讲座教授(Canada Research Chair)、2012年被评为大学杰出教授。天津大学荣誉教授及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。

主要学术贡献:

在上行循环流化床领域,首次提出了高密度提升管的概念并用实验证明其与传统(低密度)提升管的区别、并对其各种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,为该领域的开拓人,现在此概念已被流态化界广泛接受并应用。

系统地开展了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放大效应的完整实验研究,率先发现了扩大提升管直径引起的放大效应,并明确揭示了其与一般推理相悖的放大规律。

在下行循环流化床领域,对下行床内的流体流动、传热传质、气-固分布器等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,并应邀撰写了首篇下行床反应器的综述文章,为奠定该领域的科研基础和推广下行床的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,是该领域国际公认的权威学者。

在液-固循环流态化领域,率先开发了液固循环床在生物化工领域中的应用,对其流体流动行为进行了比前人更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,并首次将其用于蛋白质提取等生物化学过程中、以及污水处理过程,获得成功;新开发的液固循环床污水处理过程与传统的污水处理过程相比,效率提高8-10倍,获两项专利;详见下面的补充介绍。

首次提出循环湍动流化床的概念并通过实验证实其优越性及可行性。

在超细颗粒的流态化方面,开发出了多种改进超细颗粒流态化的新方法,对超细颗粒的流化、输送与工业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,获数项专利。

在颗粒技术的实际应用方面,已成功地将超细颗粒流态化的平台技术转化为几个重要工业过程:比如超微量药品填装及其在肺部药物吸收中的应用、超细颗粒漆粉的生产及其在粉漆喷涂过程中的应用、疏水表面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;其中超细漆粉喷涂新技术的应用已在北美与中国展开,详见下面的补充介绍。

主持过几十项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会、创新基金会、加拿大安大略省挑战基金会、及多个大型跨国公司及加拿大当地公司资助的重大科研项目;并主持或参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及中国科学院的项目。